说到越野,你会想到什么?不走“寻常路”?动力强劲?粗犷的外表?其实这些都是通俗意义上普通人认知中的越野。对越野老炮来讲,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东西,像非承载车身、分时四驱、大梁、高动力、防滚架,这才是老炮门在意的越野要素。
不过,着眼中国越野车市场,同时拥有以上配置,则意味着产品价格的高昂,比如奔驰大G、丰田普拉多、牧马人、日产途乐等价位都很高,让一些年轻消费者和预算有限的越野玩家望而却步。
到底是价格重要还是性能重要呢?接下来我以同为国产硬派越野的BJ40刀锋英雄版和坦克300为例,和大家聊聊,亲民的价格(BJ40指导价15.98万-26.99万;坦克300指导价17.58万-21.38万),国产越野也很香。
谁才是越野市场主力?
如果你经常逛论坛、贴吧,或者关注线下越野活动,就会发现,那批专业越野玩家,一定是长期在险境中摸爬滚打的越野老炮,他们追求的是越野车极限性能征服山川后带来的快感。于他们而言,专业技术和越野车性能才是最重要的。
鞋合不合适,只有穿鞋的人知道。同样的道理,越野车适不适合自己,也绝不是价格说了算的。在国内越野消费市场日趋壮大的情况下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越野项目中,反推国内越野企业不断提升自己,推陈出新,以市场需求充盈自己的产品库。从这一点来说,北京越野无疑是最成功的。
作为越野发烧友,BJ40刀锋英雄版亮相之初,我还特意去搜集了一些资料。目前BJ40车系已经形成了S\P\C\SE级别的全产品矩阵,分别对应官方改装车、长轴越野车、城市版车型和短轴越野车,这几乎涵盖了所有越野车细分市场,满足不同越野场景需求。而这次北京越野产品系列中的专业越野担当—P系列最新成员BJ40刀锋英雄版“柴汽双雄”合璧出击,进一步丰富了BJ40系列“有长轴、有短轴、有素车、有官改、有汽油、有柴油”的全品类越野阵容。由此可见,“选越野,看北京”的美称还真不是泛泛而谈。
求同存异,有相同亦有不同
求同存异,和而不同,有竞争才有发展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而这句话用在坦克300和BJ40上再合适不过。外观设计上,坦克300和BJ40的设计都比较偏向于老派越野车,采用了更为独特的“方盒子”造型,在如今以流线性为主的汽车市场中,坦克300和BJ40的外观确实有很高的辨识度。而不同点在于BJ40可拆卸式车顶,可以根据车主需求随时拆卸,有很高的可塑性。
此外,坦克300的全智能配置,更偏向于通过电子辅助,实现一键式操控驾驶体验,则BJ40坚持把越野场景作为立足点,更强调通过驾驶技术体验征服险境之后的快感。当然,从配置选择上没办法说清楚谁优谁劣,最后的评判是交由市场和专业越野车主来决定的。
但不得不说的是,在差异化定位上,我还是比较喜欢BJ40多一些,除了可选性多样化,更重要的我也是一名资深的“越野老炮”。虽说坦克300和BJ40都采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,但相较而言,不止对坦克300,与其他硬派越野稍显不同的是,BJ40有着37°的接近角,34°的离去角,以及23°的通过角,再加上220mm的最小离地间隙。一连串的数字,通俗一点来讲,在山川沙漠等极限地形的挑战中,有更大的接近角,也就意味着具有更强的通过能力。
都说细微之处见真章,在动力上,坦克300选择了当下较流行的2.0T+8AT动力总成,而BJ40则搭配自有的2.3T+6AT动力总成。针对这样的差异,在我看来,无外乎BJ40以不变应万变,毕竟在经过了极限越野长期的各种考验后,2.3T+6AT动力总成更适合极限越野挑战,再搭配上拥有126℃极限高温的发动机,在高强度越野环境下更耐高温,不惧极限工况的挑战,稳定性更强。说到这,有人会问,这么高的发动机温度有必要吗?
怎么会没有必要呢?普通车型长时间的驾驶还有可能会出现“爆缸”呢,这不就是因为发动机过热或者机油润滑不良引起的吗。除了发动机的耐高温,内部的润滑系统也十分重要。大家都知道,极限越野通常都是“险象环生”的路段,经常爬坡、下坡,除了发动机的耐高温,对自身润滑系统也是极大考验,因为当发动机倾斜到一定角度,就会出现润滑不良的情况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对此BJ40做了调整,通过提升大倾角路况润滑系统,可以支持上、下85%的陡坡,最大限度保证发动机润滑系统稳定工作,看似小改动,实则大用途。
哦,还有一点忘了说,就是BJ40的越野增压设计,像一般发动机涡轮增压,在1500-2000rpm 才会介入工作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市区代步时涡轮增压很少介入的原因。但作为专业越野的BJ40,则反向操作,在发动机达到1000rpm时就会介入,简单理解就是,只要汽车行驶,涡轮增加都在工作,以低转速大扭矩,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。相信这一点也是其他车型所不具备的。
硬派作风,防滚架凸显越野优势
划重点,相信很多越野老炮都见过或者经历过翻车现场吧,那怎样才能把损耗降到最低,保证车况及驾驶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呢?听我娓娓道来,坦克300和BJ40都配有硬派越野所必须的分时四驱,前桥/后桥两把差速锁,因此它们在面对恶劣路况时,都具备比较好的通过能力。
但就车内配置来说,与牧马人同样配置车内防滚架和可拆卸车顶的BJ40,还是更受专业越野场景的青睐。坦克300是在关键部位大面积使用1500Mpa的超高强度钢,而BJ40则是采用由5个安全环构成的多闭环梁架结构,对比来看,都是为防止车辆发生翻滚,造成车体严重变成导致车内人员发生意外。不过,车内防滚架占优对的地方在于,提升了车架的整体强度,比高强度材料所带来稳定行更加实在。
尤其是在极限的越野环境中,越野车在攀爬山丘或者冲沙坡时,一旦发生翻车风险,防滚架可以极大限度保护车内乘员,不会因翻车导致车顶塌陷造成人员受伤。在后期维护上,BJ40开车式车身与可拆卸车顶,可以更快实现现场救援,并且对比双方在后期的损耗维修上,BJ40可以做到更彻底、更简捷。
当然,极限越野不代表一定会发生严重的意外,只能说在设计之初,双方在定位和场景选择上有所差别,所以,作为极限越野的人群来讲,在这一点上,我还是觉得BJ40优势更明显一些。
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,这也只是一个开始,不管是BJ40刀锋英雄版的亮相还是坦克300的上市,在时间的磨练下,最终是谁更受市场欢迎,这就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,最终都要面临市场和越野人群的考验,大家说你好才是真的好。